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cecjjw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转载】民间实用良方(68)  

2018-04-23 15:22:39|  分类: 民间便方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杨凤弟老师《民间实用良方(68)》

民间实用良方(0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民间实用良方(0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民间实用良方(0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民间实用良方(68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
民间实用良方(0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
民间实用良方(68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 红花药用验方

  红花味辛性温,归心肝经,有活血通经、化瘀止痛的功效。对治疗妇女血瘀痛经、经闭、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及跌打损伤等病症均有较好疗效。

  ●血瘀型心绞痛 红花5-10克,先用少许凉开水浸泡半小时,再用开水冲泡15分钟后,代茶饮。或用桃仁10克,红花、丹参、延胡索各5克,水煎2次,合并药液,分3次服用。

  ●褥疮 红花500克,加水煎后浓缩成胶状,涂于纱布上贴患处,敷以消毒纱布固定,隔日换药1次。

  ●胼胝(“pián zhī音便枝”足部皮肤角质增生,俗称“老茧”) 红花、地骨皮各40克,研成细末,加甘油100克搅匀,涂于足底,每日2次。

  ●闭经 红花、苏木、当归各等份,水煎后加入黄酒一盅,煎至再沸后去渣取汁,食前温服。

  ●中耳炎 取红花0.3克,枯矾30克,共研细末,将少许药末吹入耳中。

  专家提醒,红花有明显的子宫兴奋作用,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应忌用。由于红花所含的有效成分在普通环境中易丢失,必须放入广口瓶中密封遮光,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。

民间实用良方(68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 药敷涌泉赛仙丹

  涌泉穴,又称地冲、地衢、厥心穴,位于足底,在足掌的前1/3处,脚底板弯曲时的凹陷处。选择适当的药物,贴在足心,药性通过涌泉穴,渗入肾经,进而传至其他脏腑,并发挥效能,可治疗各种脏器之疾病。贴足心所用方,简便易行,兹举例说明如下。

  1、神经衰弱 酸枣仁、柏子仁各9克,高度粮食酒适量。将二味中药研成末,用酒调拌成泥状,分别涂于手表大小的两块纱布上,然后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,用胶布或绷带固定,每晚睡前贴上,翌日晨起取掉,连续7-10次,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、头痛、头昏有良效。

  2、咯血 鲜大蒜12克(去皮、捣成泥状),硫磺末6克、肉桂末、冰片各3克,研匀后,分别涂于两块纱布上(手表大的面积),然后贴敷于双脚心涌泉穴,用胶布或绷带固定,隔日调换1次。为避免局部皮肤发红起泡,可先在涌泉穴皮肤上涂一层薄石蜡油或凡士林等,一般贴敷3-4次,咯血应好转。

  3、高血压 吴茱萸18克,研细末,用醋调匀,分别涂于两块纱布上,然后贴敷于涌泉穴,用胶布固定,每晚睡前贴,次日起床取下。连续贴敷7-10次,可使血压下降或正常。

  4、口舌生疮 天南星10克,研为细末,醋调匀后贴足心。每天1次,睡前贴,清晨起床即去,以愈为度。

  5、寒气上逆引起的呕吐 吴茱萸15克,鲜姜30克,捣烂贴足心。

  6、小便不通,少腹急胀 水仙头2个,蓖麻子30粒,捣烂贴足心。一夜一换,连贴2-3次。

  7、肾虚腰痛、夜尿频多 肉桂15克,附子9克,捣为细末,酒调贴足心。一夜一换,连贴3-5天。

  8、喘咳 明矾30克,面粉、醋各适量,和匀做成小饼,贴两足心,布包一昼夜。

  9、鼻衄大黄30克,生地黄15克,均研末,加少量面粉和醋调匀,贴双足心,布包一昼夜。

  10、口眼㖞斜 半夏、天南星、附子各9克,研细,加葱头20个,共同捣烂,于睡前贴两足心。

  11、久泻、寒泻 大蒜头2个,捣如泥状,分贴双足心。每次贴1-2个小时,隔日1次,宜贴3-4次。

民间实用良方(68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 “枣生贵子汤”可助孕

  中国人的传统婚礼上有这样一个习俗:在婚床上放一些红枣、花生、桂圆、莲子,寓意着新人可以“早生贵子”,通过谐音图个吉利。

  其实,这个习俗不仅仅是为了图吉利,事实上的确有“助孕”功效。红枣、桂圆甘温,花生、莲子甘平,中医讲究甘温甘平,这四种食物搭配在一起而成的“枣生桂子汤”,营养互补,相得益彰,服用对妊娠、产后均有裨益。

  方法 红枣10枚,花生20-25粒,桂圆3-7粒,莲子20-25粒。先将莲子、花生入砂锅加水适量,煮5分钟后再放入桂圆、红枣,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,炖至花生、莲子软糯,然后加入红糖或蜂蜜调服即可。

注:所载验方,不能代替医生诊疗,使用时应经医生指导。
民间实用良方(0)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养生堂750x7模版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百花入药来の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【素材】白底黑图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【素材】白底黑图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百花入药来の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养生堂750x7模版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百花入药来の - 杨凤弟老师 -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
素材:网络  编辑制作:杨凤弟老师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